设为首页        收藏本站
快速购票

老子(道德经)——学悟有得(第十三章)
老子(道德经)——学悟有得(第十三章)
发表日期:2020/9/24 9:40:38 阅读数:578 

老子(道德经)——学悟有得(第十三章)


【原文】宠辱①若惊,贵②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“宠辱若惊”。何谓“贵大患若身”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③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故贵以身为天下④,若可寄天下。爱以身为天下⑤,若可托天下。


【注解】

①宠:恩爱、宠爱、偏爱。辱:屈辱。

②贵:重视、看重。

③身:此处指身体。

④贵以身为天下:像珍重自身生命一样的人去爱护天下。

⑤爱以身为天下:此处意为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去治理天下。


【译文】

得恩宠和受屈辱都令人感到震惊,看重宠辱得失之人如同大病缠身一样。什么是宠辱若惊?以受宠为下,得到宠为之惊恐,失去宠也为之惊恐,这就是“宠辱若惊”。什么是贵大患若身?人之所以有大患,是因为人都有有形之身体,如果没有有形之身,那他还会有什么祸患?因此,像珍重自身生命一样去爱护天下的人,则不会辜负天下人之期望;具有崇高奉献精神的人去治理天下,则可以承受天下人之重托。


【学悟有得】

本章是从如何调整人的心理的角度来论述修身之道的。

老子首先就明确指出,得宠若惊,失宠若惊,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病态,就像是大病缠身一样,争宠之人或是以争宠为荣之人,实际上就是卑下之人,是其道德堕落的表现,所以“宠为下”。

接着,老子又指出,一个有道之人,应该要明白“大病缠身”的道理,应该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,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,应该能够淡薄宠辱观念,不计自身得失,同时能真正做到荣辱不惊,乐于奉献。所以,老子最后总结:只有像珍重自身生命一样去爱护天下的人,才不会辜负天下人之期望;只有具备崇高奉献精神去治理天下的人,才可以承受天下人之重托。

值得特别说明的是,从古至今有许多注家将本章的主题解读为修道者应该“贵身”或者与其相反,即修道者应该“忘身”。其实这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。前面第十章、第十二章的论述已经充分体现了老子对修道者应该从自身“内练”及“为腹不为目”方面必须注重“贵身”,本章又从“心理”调整的角度强调“贵身”。所谓“贵身”,就是修道之人要爱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,不仅要身体强健,同时要心理健康。不会纵情纵欲,不会贪图声色美味,不会追名逐利,漠视一切外在的宠辱毁誉。所谓“忘身”,则是一些人受了佛学的影响,他们用佛学的观点去附会老子,把人的身与肉体视为同义字,佛教思想认为,人的肉体是可卑的,所以便有“忘身”的说法。纵观《老子》全文,可以看出老子的生命观,实际上是“忘身”与“贵身”的辩证统一。这里的“忘身”,不是像有些人所说,抛弃自己可卑的肉体,而是强调有道之人必须能摆脱切身利益的纠缠,尽己之能,奉献天下;“贵身”,前面已作表述,主要表现为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。老子极力提倡人们要学习和效仿天地大自然的崇高品德,即有为而不妄为,博爱而不偏爱,不思图报,默默奉献。本章最后所提出的,能治理好天下的人必须要做到“贵以身为天下”“爱以身为天下”,这不正是老子所指的“贵身”和“忘身”的有机结合吗?


(朱远东)

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| 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| 株洲市政府门户网站 | 株洲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| 株洲市交通运输局 | 株洲传媒网 | 株洲新闻网

版权所有:湘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  Copyright 2016 by http://www.xyjtzz.com  all rights reserved 【法律声明

地址: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湘运路93号

电话:0731-28412275、28422050  【湘ICP备2023017290】